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教学及调校指南,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调校攻略漂移车辆选择推荐
《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教学及调校指南,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调校攻略漂移车辆选择推荐,极限竞速地平线4怎么漂移 漂移方法介绍,最近不少朋友在找《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教学及调校指南的相关介绍,兔宝宝游戏网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极限竞速地平线4公路赛车调校教程车辆改装选项详解
《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教学及调校指南
擅长漂移的核心不在于做出最好的调校。我能尽可能把一台车调校地最适合漂移,而还是有人能用几乎原厂的车做出更好的成绩。调校只是让漂移更简单,以及让你的技术能更好地发挥
我不是最好的漂移玩家,也没有绝对的最好调校。我只是认为我在这方面很熟练,再给想玩调校的玩家科普一下,但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选车
避免选择中置或者后置引擎车辆。这些车辆大多数重量集中于车尾,这破坏了车辆的重量分配。漂移车的理想情况是50/50的分配比,也就是说重量完美分配。这会让操控更稳,强硬的重量转移越少
避免选择不能换装后驱的车辆。我知道全轮驱动可以漂移,但那不是真正的漂移。前轮获得动力会让漂移回正更为轻松。如果你要在漂移区间拿下3星,我建议下载一个全轮驱动的调校。这个教程是为那些想要掌握真正的漂移和调校的所有细节的人准备的
驱动形式
赛车离合—更快换挡,这对变向或入弯这种大幅度减速降档的情况非常重要
赛车变速箱—更快换档
赛车传动轴—提升油门响应,这对抓地力回归时保持转速非常重要
赛车差速器—这项非常重要,赛车差速器让我们能够在调校界面改变差速器的加减速率。这项对车辆的影响我会在调校板块详细写到
底盘与操控性
赛车刹车—这也非常重要,赛车刹车让我们能够在调校界面调整刹车力。我会在调校板块详细写到
漂移弹簧与阻尼—这项非常重要,赛车与拉力版弹簧与阻尼让我们能在调校界面调整弹簧硬度。拉力悬挂可以调出更软的硬度(你可以在调校选项中降低车身高度)我会在调校板块详细写到
赛车防倾杆—这项非常重要,赛车防倾杆让我们能在调校节目调整防倾杆硬度。我会在调校板块详细写到
原厂或者赛车底盘强化—如果你要车身侧倾更大的柔软调校,选择原厂。车身侧倾更小的硬朗调校,选择赛车版。这也有助于50/50的重量分配。我个人一直选择赛车版。我会在调校板块详细写到
运动或者赛车级减重—如果你要车身侧倾更大的更重车辆,选择运动。如果你要车身侧倾更小的更轻车辆,选择赛车。这也有助于接近50/50的重量分配。我个人一直选择赛车版。我会在调校板块详细写到
轮胎与轮圈
轮胎材质不限—最渴望漂移的玩家,永远不要使用赛车轮胎。这种轮胎提供了大量抓地力,不适用于漂移赛。但为了在漂移区间排行榜拿下高位,你可能需要赛车轮胎。我对不是非常擅长漂移的玩家不推荐赛车轮胎。与一般看法相反的是,抓地力在漂移中非常重要!没有抓地力你就不会有速度,也不能防止车辆打滑失控。原厂轮胎会导致许多打滑,抓地力更小。运动轮胎会有更少打滑,更多抓地力。街道轮胎介于二者之间。如果你的调校有400-500HP,你会考虑原厂或者街道轮胎。如果你的调校有500+HP,你该试试街道和运动轮胎,投其所好
胎宽—这看个人喜好,而且根据不同的改装趋向有所不同。简单来说,更大胎宽=更多抓地力。前方抓地力更强=对转向角影响更大。前方抓地力过大会导致你很难保持漂移角度,因为你的前胎会不断把你拉回行车线,经常导致推头/打滑。后方抓地力不足=更低速度/更大几率打滑。后方抓地力过强=难以让后轮打滑起漂,最终往往导致漂移角度被掰直
轮圈—这个倒不重要,只要不是让轮子很难打滑的过重轮圈即可
轮圈尺寸—最佳选择是18 19寸。太小的轮圈会有太厚的胎壁,侧壁更大更软。轮圈太大会让胎壁太薄,侧壁更小更结实。大的侧壁让轮胎在大弯道时晃动很多,这种情况很多,但不持续,抓地力也因为接触面的原因走向成谜。细侧壁让轮胎在大弯道更加稳定,结果就是更少但更稳定的抓地力。18 19寸轮圈的原因是因为刚好是中间尺寸
空力外观套件—基本是样子货,但《极限竞速》非也。有些套件会小幅度减重。极限竞速尾翼让你能在调校设置里调整空力。我推荐别乱动这一项,我会在调校板块解释原因
宽体—宽体会增加最大胎宽(而且看起来犀利)如果你要提升抓地力的更宽轮胎,尽可能装宽体
更换SWAP
引擎更换。大体看喜好。但大区别是引擎本身。我分类简介不同类的引擎
直4—低转速与全程均无力,一般来说要避免选择
直6—线性动力,低转速稍弱,搭配涡轮非常出色。个人最爱
V6—线性动力
V8—非常线性动力低转速强劲可能是动力最持续的引擎
V10—非常强劲低转速动力,扭矩在中段开始衰弱
V12—非常强劲低转速动力,扭矩中段开始衰弱,同时动力开始爆发
转子—扭矩在中段明显衰弱。我推荐不要用2.6四转子(787B)这款引擎的输出在漂移的高转速区间不够强。有些原厂转子引擎的车(如RX-7)有2-3转子,搭配单涡轮很适合低到中段的动力输出。600HP以上的转子引擎都会在中段后出现明显的扭矩衰弱
驱动更换—永远使用后驱。全轮驱动可以漂移,但我不会讲解这部分,因为这种太简单的漂移方法(拉手刹打方向)有种歧视漂移车手的感觉
进气更换—这项也非常个人化。最大不同是低到中段转速。同时,关注两种机械增压的不同,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二者的区别
自然吸气—不必多言,标配。我大体上不用这个,除非是V8及以上,因为其他引擎没有足够的漂移动力平原
单涡轮—涡轮注定会有迟滞。也就是说动力直到3000-4000才会爆发。考虑到比机械增压更大的中高段功率。我出于突然爆发的动力而偏好单涡轮,有利于快速起漂/高转速动力维持车轮旋转。单涡轮比双涡轮好在增压爆发于3000-400而非双涡轮的2500-3000RPM,有助于高速
双涡轮类似单涡轮,但低转速就有满增压值。动力比单涡轮略低
正压机械增压—这种机械增压器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增压。不影响动力线性
离心机械增压—这种机械增压器类似正压与涡轮的融合。没有迟滞,但动力还是稳步提升。比如3000RPM的增压值,在6000RPM就会翻倍
引擎
你铁定需要赛车版凸轮轴与飞轮,凸轮轴提升红线,让你在漂移时的转速范围更大/飞轮让你更快拉高转速。之后我建议赛车版排气系统提升声浪(听起来非比寻常)我建议就不同的赛道将动力调整在500-750HP左右。当心只改赛车涡轮的方法,这样会有许多许多的迟滞
轮胎
胎压改变了轮胎的接触面积,也就是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更大胎压=更小抓地力,反之亦然
前轮胎压—前轮胎压决定了你的转向反应速度。更大前轮胎压=更迟缓的转向,反之亦然。别怕把前胎压打高。我的预设把前胎压打到了36psi
后轮胎压—后轮胎压决定了车轮转动的难易度,也增减了全油门的后轮速度。配合齿比调校,可以让你在漂移时避免远离红区,这也是你的目的。我会在齿比部分详解。我的预设把后胎压打到33psi
齿比
调整齿比是漂移车调校里最重要且费时的工作。完美调校的齿比让车轮在合适的时机与速度持续旋转。漂移时的轮上速度对稳定性的作用无出其右。全油门时你希望转速压着红线。如果转速掉下来,也就是说动力输出不够连续,导致突然摆正和无法达到/维持漂移角度。如果转速距红线差太多,意味着你没有足够的动力,导致回正以及无法达到/维持漂移角度。我在试跑中油门持续,车尾变向时变化不大。这就是完美走线
你要找到“黄金档位”一般是3/4档。开车到调校目的地的漂移区间。我推荐3档,因为这是中间档,这样可以随机应变。挂入3档,漂移过几个弯。如果你发现你的车压住红区了(在红线附近游荡过快)导致失速,终传比速度向3格。这样档位都更长,红线速度更高。调整终传比这样3档的漂移转速大约在红线前1000RPM
调整终传比往往不会直接解决问题。如果只有一个档不对,单独调整这个档位。避免两极化齿比,因为这样会让你失去部分档位。比如说,如果你喜欢2/4档,但3档会在漂移中段掉链子,调整三档,加速向3格。重复直到满意为止
车轮定位
漂移弹簧有着最棒的预设漂移定位,除非你心中有数,否则我不推荐自己调整定位。但我还是解释一下我要怎么做
倾角—倾角就是轮胎上壁互相朝向的角度。头尾一定要负倾角,不能要正倾角。下图解释倾角的原理
前倾角—前倾角控制转向速度与回正角度。倾角一定要负倾角,不能要正倾角。负倾角越大=潜在与反打角度越大。反之亦然。我的预设调校里前倾角-5.0度
后倾角—漂移时这个数值要尽可能接近0.我和大多数漂移调校者一般选择-0.5而非0度,因为后轮滚动时的自然倾角就是如此。我的预设调校里后倾角-0.5度
束角—束角是前轮之间距离。图示如下
前束角—前束角决定了你的转向速度/回正角度上限。你永远需要正束角,而非负角。束角越大=越大的潜在角度与更犀利的转向。反之亦然,转向更加可控。我的预设调校里前束角1.5度
后束角—漂移时后束角要尽可能接近0.我和大多数漂移调校者一般选择-0.5而非0度,因为后胎在驾驶时自然内倾。我的预设调校里后束角-0.5度
倾距—倾距控制转向时的负倾角。倾距越大=负倾角越大,让车入弯更好,更加稳定。反之亦然,车辆更加敏感。
防倾杆
防倾杆控制车辆重量侧向转移的速度。使用一下方程式确定防倾杆弹簧阻尼硬度,漂移最合适的是50/50的重量分配
调教配方: (A-B)C+B=X
A=最硬设定,赛车防倾杆预设65/B=最软设定,赛车防倾杆预设1/C=头或者尾部重量。这一项可以在车库细则里看到。如果是前52%,那么后则为48%
前部;最硬设置(防倾杆65 阻尼20 弹簧按车来看)减去最软(防倾杆1 阻尼3 悬挂按车来看)然后结果乘以车头重量比,加上最软设置。我们按前52%来算
前设置34.8
后部;同理,但C是车尾重量比。头52%则尾48%
后设置32.2
我知道听起来很复杂,但一段时间后你就记住流程了。意在完美平衡
前防倾杆—你不一定随时都要完美平衡,平衡只是为了预设调校。调整前防倾杆会影响转向反应。越软的防倾杆越迟缓,反之亦然。如果你认为反打时车辆会蹦一下,你该试着把前防倾杆调软。如果你认为反打时没有反应,试着把前防倾杆调硬。我的预设调校里,前防倾杆数据由方程决定
后防倾杆—你不会一直保持平衡设定,平衡只是为了预设。调整后防倾杆影响车尾横摆速度。比如说,如果后防倾杆超级软,漂移时,车尾会慢慢摆出。反之则更快。如果你发现横摆或大脚给油时横摆太快或者打滑,可能要调软你的后防倾杆。反之如果给油回正,则调硬你的后防倾杆。我的预设调校里,后防倾杆由方程式决定
弹簧—弹簧控制了车辆重量侧向转移幅度。弹簧越硬,漂移时重量转移越小。这对狭窄赛道和快速转移(快速变向导致的重量转移)很合适。这是原理,但我实际上把弹簧和防倾杆用同种方式调校,因为漂移的情况下,二者作用相同
前弹簧—你一般不会要完美平衡的调校,平衡只是为了预设调校。调整前弹簧影响转向反应速度。越软的弹簧转向越迟缓,反之亦然。如果你发现反打时车辆会向前跳,你可能想要将前弹簧调软。如果你发现反打时没有反应,你可能需要将前弹簧调硬。我的预设调校里,前弹簧硬度由方程式决定
后弹簧—你一般不会要完美平衡的调校,平衡只是为了预设调校。调整后防倾杆影响车尾横摆速度。如果你发现车辆漂移或者大脚给油时车辆横摆过快或者打滑,你可能要调软你的后防倾杆。如果你发现此时车辆不易摆动或者回正,你可能要调硬你的后防倾杆。我的预设调校里,后弹簧硬度由方程式决定
悬挂高度—大多数漂移玩家喜欢车尾完全降低,车头升高到4或5格。车头略高有助于在减速/刹车(重量前移)时保持车辆水平。这点可以防止打滑。我的预设调校里,车尾高度尽可能低,车头高度4格
阻尼/回弹阻尼—调整悬挂从胎壁回弹的比例
前回弹硬度—调整前回弹硬度影响车辆变向时的速度。回弹硬度提升=变向速度减慢,反之亦然。我的预设调校里,回弹硬度由方程式决定
后回弹硬度—调整后回弹硬度影响车辆变向时的速度。回弹硬度提升=变向速度加快,反之亦然。
减震阻尼—控制悬挂与轮胎壁接触时的压缩幅度
前阻尼硬度—应当一直是回弹硬度的50-75%。调整前回弹硬度影响车辆变向的速度。硬度提升=变向速度减,反之亦然。我的预设调校里,前阻尼硬度为前回弹硬度的50%
后阻尼硬度—应当一直是回弹硬度的50-75%。调整后阻尼硬度影响车辆变向的速度。硬度提升=变向速度加快,反之亦然。我的预设调校里,后阻尼硬度为后回弹硬度的50%
空力—我不调这个,因为我认为没必要。《地平线4》的空力会在速度提升时增加车尾的抓地力。漂移时,速度一直在变化,所以空力只会让车尾的抓地力摇摆不定,和我们的目标截然相反
刹车—刹车平衡。我建议追走45%,单走50%。追走的45%因为你在追走过程中要随着前车刹车而刹车。45%让你能在不丧失漂移角度的同时更狠地刹车。这点只适用于普通刹车,而非手刹刹车。我的预设调校里,刹车平衡50%
刹车压力—这项控制你刹车锁死轮所需的力道。我个人从不用预设刹车压力漂移。大多数漂移玩家预设在90-120%。更低的刹车压力有助于追走。这项只适用于普通刹车而非手刹刹车。我的预设调校里,刹车压力135%
差速器—给后驱车增加差速器加速率会在弯道更容易推头,因为轮胎会在一起锁死,在加速过程中逐渐获得抓地力。加/减速力越强,漂移角度越大。然而,打滑几率也越高
加速—加速100%会保证轮胎一直稳定,也就是说一直以相同速度旋转。结果是更大的漂移角度,车辆也不那么敏感了。我的预设调校里,差速器加速100%
减速—这项完全看你喜好,我试过0%和100%,而且我都喜欢。我推荐0%或者100%再看个人喜好调整。我的预设调校里,差速器减速70%
漂移常见问题与提示
现在你有了改装调校到位的车,接下来呢?
Q:我如何开始自定义调校
A:车辆调校类似科研,你必须要一个非常受控的环境来易于辨别车况与需要改进的方面。调校时定量如下—赛道(漂移区间)/时间(单人模式前往景点重置时间)路面状况(干湿环境)车流(找好友封路很重要)
Q:我一直打滑,但几乎所有调校项都有用,从哪儿开始?
A:防倾杆>弹簧>胎压>倾角>阻尼>差速器—这是调校顺序。许多人调校的大问题在于先调整倾角修复转向过度/不足的问题。这不是方法,我提供的预设倾角适用于几乎所有调校
Q:我无法达到或保持漂移角度,但所有调校项都有用,从哪儿开始?
A:防倾杆>弹簧>胎压>倾角>阻尼>差速器—这是调校顺序。许多人调校的大问题在于先调整倾角修复转向过度/不足的问题。这不是方法,我提供的预设倾角适用于几乎所有调校
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调校攻略漂移车辆选择推荐
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是游戏中的基本技巧之一,什么车适合漂移?如何调校出漂移性能强的车?下面给大家带来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调校攻略
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调校攻略
关于辅助
请确保以下辅助:
转向:普通或拟真(适用于方向盘)| 牵引控制:关闭 | 稳定辅助:关闭 | 换挡:手动或手动+离合
关于选择一辆适合漂移的车
尽量避免选择中置引擎或后置引擎的赛车。漂移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重量的分布,而后置/中置引擎的赛车通常是将更多的重量放在了车后部。为了漂移,我们尽量选择那些前后重量分布较为均匀的赛车,这让我们的赛车更加的好控制。
尽量避免选择无法转换成后驱的赛车。这里我说的一定要后驱,不代表四驱车就不能漂移了,而是,在我看来,四驱并不算真正的漂移。让前轮有动力,让漂移变得更简单,尤其是方向的控制。如果hxd想去尝试刷三星漂移区域,高马力四驱车不可否认是一个可靠的选择,完全可以去社区寻找关键词包含“Drift”的高星调校。我分享的教程是给那些想了解漂移车的hxdm的。
为了方便开始,我们先从尼桑370z着手调校,这也是社区推荐的漂移改装入门车。
关于升级改装
动力传动系统:
赛车版离合器:更快的换挡时间对漂移来说相当关键,因为我们不想把太多时间浪费在换挡上,换挡的时间过长让我们的赛车瞬间可能失去动力。
赛车版变速箱:更快的换挡时间。
赛车版传动系统:相当关键,更好的传动系统让赛车油门有更快的响应性,这让赛车在即将恢复抓地力时,更快的提高转速。
赛车版差速器:差速器也相当重要,因为能让我们对加速/减速时的差速进行调整。具体的工作原理在之前的教程已经提到了。之后还会提到。
底盘与操纵性:
赛车版刹车:非常重要。赛车版刹车让我们能够调整刹车压力以及制动力分配。
漂移版弹簧及阻尼器:同样重要。让我们能够调整赛车的弹簧及阻尼的各种属性。拉力版弹簧与阻尼器我没尝试过,不过也可以考虑,因为它能够提供更软的弹簧系数。
赛车版前后防倾杆:防倾杆的调校也相当重要,升级能让我们调整防倾杆的硬度系数,对漂移也有相当明显的影响。
原厂/赛车版底盘强化防滚笼:如果想要更软的调校、更多车身的倾斜,可以选择原厂。反之,更硬的调校、较少的车身倾斜,选赛车版底盘强化。
运动版/赛车版车身减重:两样都或多或少的减少了车身的重量。运动版相对让车身更重,让车身有更多倾斜,赛车版让车身减到最轻,倾斜也相对更少。我比较喜欢赛车版。
轮胎与轮毂:
任意轮胎胎面成分:抓地力其实对漂移也很重要。更好的胎面让轮胎有更好的抓地力,与之对应的就是轮胎更不容易打滑,这一点需要注意,因为在技术不是很好的时候,赛车版胎面其实不是真的好用,而如果想去挑战排行榜,可能又要用到赛车版胎面。原厂轮胎胎面抓地更弱,更容易发生打滑;赛车版胎面抓地更好,更不容易打滑。如果你的赛车马力有400-500匹左右,hxd可以考虑用原厂或者街道赛胎面。如果赛车马力在500+以上,hxd或许可以考虑用到街道版/赛车版胎面,具体可以看手感了。
轮胎宽度:轮胎的宽度比较看个人喜好。更宽的轮胎=更多的抓地力。前胎更多的抓地力导致更不容易保持漂移的角度,因为高抓地力总是想把你抓回正方向。前胎更少的抓地力导致更不容易调整角度,更容易导致转向过度。而后胎有更多的抓地力可能导致更不容易让后轮开始打滑,增加漂移的难度。后胎缺少抓地力导致更难获得最佳的速度,还会导致后胎疯狂打滑,不好控制漂移。
轮毂样式:这个对漂移影响不大。不过我不建议选那些让车变重的轮毂。
轮毂尺寸:小尺寸的轮毂让轮胎有更厚的胎面,让轮胎有更大且更软的侧面。更大的侧胎面,让轮胎在转弯时侧向变形,即在急转弯时能提供更多的抓地力,但是这个变形不是稳定的。大尺寸的轮毂让轮胎有更薄的胎面,那对应侧面就更小且硬。更小的侧面,轮胎在转弯时形变就更少,转弯时提供的抓地力就更少,但是提供的抓地力也相对稳定。我比较推荐19/20in的轮毂。折中选择嘛。
空气动力:
这一项大多是为了好看哈哈哈哈哈,因为漂移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去调整前后下压力。但如果你喜欢那些酷酷的尾翼,不妨可以安装上,不过需要注意:安装尾翼会导致车身后部变重。有些车身套件安装之后,能加宽车身的宽度,允许安装更宽的轮胎。如果需要更多的抓地力,也可以考虑安装车身套件(而且车子也会看起来性感一些)。
转换:
发动机:| 直列四缸(i4)—— 在低转速时动力严重不足,总之,尽量不要用这个发动机。| 直列六缸(i6)—— 非常线性的动力输出,在低转速时稍微有些动力不足,但是搭配上一个涡轮之后用起来相当舒服,我试了那么多,觉得i6+涡轮和漂移真的很搭。| V6:非常线性的动力输出。| V8:同样有着相对线性的动力输出,同时在低转速时也有很抢眼的表现。可能有着最稳定的动力输出了吧。 | V10:在低转速时有着非常强的表现,但是扭力在中转速时开始下降。| V12:与V10相同,在低转速时也有相当强的表现,但是扭力在中转速开始下降,同时马力跟坐火箭一样起飞。| 转子引擎(Rotary):扭力在中转速之后如同跳水一样下降。不建议用2.6L 4R引擎,因为它在高转速时动力输出有些不足,但是漂移又常常要求保持在高转速。不过有些车(如马自达RX-7)原厂搭配的转子引擎,有着2、3个转子,对于低马力配置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动力系统置换:正如之前所说,四驱不算真正的漂移(个人见解),所以,请考虑后驱。但四驱也是一种选择。
进气:| 自然进气:没什么好说的。尽量避免用自然进气,除非用到V8或者以上引擎。其他引擎都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漂移。| 单涡轮:用到涡轮时,会出现涡轮迟滞现象(Turbo-Lag),最直观的现象就是在低转速时动力不足,但是在3k-4k转速之后动力显著提升。让中/高转速时,比增压器有更多的输出。我比较喜欢单涡轮,因为突然提供的动力增压,让我更容易开始漂移,同时强大的动力输出让我能够保持后轮疯狂旋转。| 双涡轮:与单涡轮相似。不过赛车能更快在低转速时获得最大动力输出。比单涡轮有稍微低一点的动力输出。我个人更喜欢单涡轮,因为在3-4k转时提供增压感觉起来比2-3k时提供要稍微舒服一些。| 正压排气式机械增压/双涡管增压:这种增压器是一个比较线性的增压,对于本身就有比较线性动力输出的引擎来说影响不大。| 离心式机械增压:这种增压器有点像是正压排气+涡轮的结合,但是增压也是渐进的,比如在3k转时提供了‘x’单位的增压,在6k转时则提供‘x^2'单位的增压。
引擎:
一定要装的就以下升级:
赛车版凸轮轴:让你的引擎能够拥有更高的转速,创造更多的发挥空间。
赛车版飞轮:飞轮的升级让引擎能转的更快。
之后嘛,可以装个赛车版排气,让声音听起来更有感觉(的确有声音的变化,可以听一听)。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升级其他部件之前,不要随便去升级赛车版涡轮,因为这会造成相当严重的涡轮迟滞。
调校
轮胎:
胎压决定了轮胎的形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高的胎压=更少的抓地力,更低的胎压=更多的抓地力。
前轮胎压:前轮的胎压决定了赛车转向的效率,更高的前胎压=更低的转向效率,更低的前胎压=更高的转向效率。不要担心前胎压过高,我尝试了很多,比较喜欢从2.4~2.5bar(36psi)左右开始入手。
后轮胎压:后轮的胎压决定了后轮是否容易开始打滑,同时也决定了你的后轮在全油门时后轮的转速。与齿轮相同,后轮的胎压也能帮你解决在极限转速时不稳定现象(极限转速是改装后在游戏模拟的转速表上末端红色区域,之后内容称这个现象为在红线处乱跳)我默认是2.2~2.3bar(33psi)
齿轮:
来了来了,漂移调校最麻烦、最费时间的调校出现了!可以先去看之后的调校,再回来看齿轮的调整。请hxdm耐心看完:
齿轮的调校对漂移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完美舒适的调校能够保证你的赛车轮胎在最佳的时间高速转动,同时在你想要的速度上转动。我们要做的是去调齿轮让我们在全油门时,转速刚好在红线之上。如果你的赛车转速在红线上疯狂乱跳,那么你的赛车动力输出将会极其不稳定,并让赛车不易保持角度。如果你的赛车远远没有达到红线,代表你的动力输出远远不够,让赛车不容易开始漂移。
我们需要找到最适合的漂移档,通常是3/4档。这是因为他们是最中间的档位,让我们在漂移时有更多的档位可以去更换。如何去调整,先把赛车拿到你想去测试的漂移区间或路段,调至3档,开始漂移。如果你发现赛车很容易就在红线上乱跳的话,把3档的齿轮往“车速”调整。这让齿轮的长度变得更长,有更多转动空间。
单调整最终传动比远远不够。如果hxd发现有那么一个档不是很舒服,去调整这一个档。尽量避免不要调的太极端,这会让你用不上别的档位,降低了可以发挥的空间。比如,hxd发现2/4档很舒服,但是3档有些拉跨(在中转速时失去漂移动力)那就去调整3档,稍微把它调向“加速”,直到觉得舒服为止。
轮胎定位:
当你安装漂移弹簧与阻尼器时,所提供的默认轮胎定位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出发点。以下调校是当你熟悉每个调整的作用时的参考:
外倾角:| 前轮:前轮外倾角决定了赛车的转向效率,以及你是否更容易把赛车转向给拉回来。永远都要用负值外倾角,更多负值=更多的转向角度和更敏捷的转向。我默认是-5.0° | 后轮:尽量把后轮外倾角往0°上调整。我学习的很多漂移大师用-0.5°因为车身本身的倾斜会把角度给掰回来。于是我默认也是-0.5°了。
束角:| 前轮:前轮的束角和外倾角的作用相同。我们永远都需要正值的束角,即外束,更多的外束=更敏捷的转向。默认是1.5° | 后轮:尽量保证在0°左右。同样,车身在倾斜时也会把束角掰回来,-0.5°也是个选择。
前后倾角:它决定了在转弯时,赛车能获得的外倾角变化。更高的角度=获得更多的负值外倾角。
防倾杆:
如果你不知道我们常常提到的公式的话,建议回去复习一下,哈哈哈。
熟悉的公式:(Max - Min)* W% + Min = X 注意W%的值根据前后重量占比而不同
初始的设置还是用到我们的公式来作为一个良好的出发点。以下内容都是如何去根据手感来调整。
| 前防倾杆:调整前防倾杆能够改善赛车的转向响应性。更软=更低的响应性/更硬=更高的响应性。如果hxd发现每次想把赛车从漂移中拉回来/避免更多的漂移时,赛车很快就把车头甩过来的话,可以考虑适当把前防倾杆调软。相反,则调硬。| 后防倾杆:调整后防倾杆能决定赛车的车尾能否快速的甩出去。比如后防倾杆太软,每次想甩尾时,车尾总是慢慢的甩出去。如果hxd发现每次全油门漂移时,赛车容易甩尾打滑甩出去,可以考虑适当把后防倾杆调软。相反,则调硬。
弹簧:
弹簧的硬度决定了赛车重心在两侧的转移程度。越硬,赛车的重心更不容易转移到一侧。调整弹簧对于一些特定的场景(如比较狭窄的赛道),我们需要快速的转换方向,比较适用。
初始的设置,还是参考公式。以下内容同样根据手感来调整。
| 前弹簧:作用与防倾杆相同。调整前弹簧能够改善赛车的转向响应性。更软=更低的响应性/更硬=更高的响应性。如果hxd发现每次想把赛车从漂移中拉回来/避免更多的漂移时,赛车很快就把车头甩过来的话,可以考虑适当把前弹簧调硬。相反,则调软。| 后弹簧:作用与防倾杆相同。调整后弹簧能决定赛车的车尾能否快速的甩出去。比如后防倾杆太软,每次想甩尾时,车尾总是慢慢的甩出去。如果hxd发现每次全油门漂移时,赛车容易甩尾打滑甩出去,可以考虑适当把后弹簧调软。相反,则调硬。| 车身高度:大多数漂移爱好者习惯把车身高度稍稍调高,因为能够保证在刹车时(重心前移)车身的平衡。默认我是从最低稍微往上抬3、4个单位。
阻尼:
| 回弹硬度:前轮:调整前轮的回弹硬度决定了赛车在转移重心时的转换速度。更硬=更慢的转换,更软=更快的转换。默认是根据公式设置。后轮:同前轮。| 压缩硬度:作用同回弹硬度的调整。永远保证压缩硬度在回弹硬度的50%-75%之间。我默认用50%。
空气动力:
几乎用不到,因为没有安装。如果安装了的话,也不要随便去调整。漂移时速度的变化极其不稳,空气动力的作用也只会让赛车后轮的抓地力变得同样不稳,这是我们在漂移时最不想要的了。
刹车:
刹车的调整我学习时,有两派,一派时全部调整至前轮,让赛车能够通过刹车来快速改变方向。一派是高制动力平衡刹车派。我重点分享一下后者,因为我一番尝试之后,觉得这个更适合我。
| 刹车平衡:保持在50%-45%之间。如果是一个人漂移,50%就好。如果是和小伙伴一起,表演性质极强的双人漂移,45%比较适合,因为你要是是后车的话,你的漂移速度由前车决定,如果前车刹车了,你也要。45%让我们能够刹的更多,并保证方向。| 压力:我学习时,了解到漂移玩家习惯把压力设置在90%-120%,低压力适合与多人漂移。我默认是120%。注意:所有刹车调整不会影响手刹。
差速器:
| 加速差速器调高加速时的差速锁定让后轮能够以相同的速度转动,这让我们的赛车更容易转向过度,也就是说更容易漂移。默认是100%锁定。| 减速差速器:这个可以凭手感了。我尝试了两派,一个是0%一个是100%,两个都表现的还不错。我选择的是0%。
后记
接下来分享一些我在尝试漂移时的心得:
怎么自己去调校漂移车:每一种调校都像是一种实验,hxd一定要多多去尝试,去上路跑,多尝试各种可能,这不仅能体验到游戏的全部乐趣,也提高了自身的驾驶技术。
我总是打滑,有很多部位可以去调整,我该从哪里着手呢:防倾杆-弹簧-胎压-轮胎定位-阻尼-差速器。切记不要先从轮胎定位开始调整。
我的赛车不好保持角度,我该从哪个部件开始调整呢:防倾杆-弹簧-胎压-轮胎定位-阻尼-差速器。同上,不要先从轮胎定位开始调整。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教学及调校指南,极限竞速地平线4漂移调校攻略漂移车辆选择推荐的详细介绍,你可以关注兔宝宝游戏网的其他内容。
2024无限火力时间表,《英雄联盟》无限火力2024结束了吗,无限火力什么时候结束,最近不少朋友在找2024无限火力时
2025-03-12-
海龟汤题目和答案全套恐怖高难度,细思极恐的冷门海龟汤 2025-03-12
-
女生手抄上林赋是什么梗的含义(为什么抄上林赋得心上人) 2025-03-12
-
侠盗飞车罪恶都市秘籍大全(完整版),侠盗飞车罪恶都市秘籍有哪些呢 2025-03-12
-
gta5武器秘籍大全(完整版)无限子弹,gta5的武器秘籍有哪些 2025-03-12
-
梦幻西游义绝墨魂笔3x攻略(神器义绝墨魂笔之踪攻略) 2025-03-12
-
公交车里抓着摇曳的手环诗情,清晨时见雾青草沾雨露是什么歌 2025-03-12